唯识学研习旨要1:唯识学与印度佛教
从20世纪以来,在近现代的学术界和思想界普遍得到重视。佛教自明清以来持续衰落,近代以后开始有短暂地复兴,唯识学成为重点。历史背景较为复杂。20世纪以来,中华文明面对的局面:社会、国家衰落,面对极具震慑力的西方文明。如何对冲西方文明?——唯识学的关注得到提升。与现象学、心理学、西方哲学进行比较研究。更应该了解唯识学到底在研究什么。学习困难:典籍、名相众多。学习方法论:站在名相之外去看本质要告诉我们什么。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概念上,需要辅以实践将之转化为真正地人生智慧。“学修一体化”。课程动机:对思想和方法先给出一个概要性的介绍,先对唯识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。 “研习”:并非哲学或学术的研究,而是与个人修行结合起来。佛教里的“宗”、“教”概念。“宗(门)”:指修习法门,侧重实践。“教”:对佛教思想精神教理进行研究..
更多被铭记的死亡与理想破碎——十月革命106周年记
俄罗斯的冬天很冷。寒冷和饥饿像慈父的双手一样扼住颓废俄罗斯青年的咽喉,他手中的手风琴发出呜咽。背后有丰收的农场仓库、山脉、高原、溪流、跟故乡一样的月亮和风雪。他会想到在战场上逝去的同乡发小,想起小时候他们一起拾麦穗在河里捉鱼,在鞋店里当学徒,想到他们共同爱上的邻家姑娘——她有着夜莺般的歌声,那样心灵手巧,爱笑。他带着发小的一块衣服碎片,在这里,在靠近圣彼得堡的村庄,在距离他曾经租住过的10平方米小屋93公里的农场空地上,即兴弹奏苦闷与反抗。 后来祖国母亲在千千万万炽热的理想与死亡中重生,他进入了工厂,领到此前不敢想象的薪水。他歌颂钢铁与火焰,歌颂在茫茫冰原上燃起的野火的生命力。他仍然带着发小的衣物碎片,跟工友唱歌喝酒。他走过了一段不短的人生,最后在眼前浮现的是东欧战场上的红色旗帜,明亮的铁水,金黄的谷堆和停..
更多印度佛教史(一)——佛教起源
印度文化作为一种解脱性质的文化,拒斥人世间,缺乏历史意识,没有可靠的历史编年与记载→建设性学术立场。古印度种族,不断移民与殖民,不同移民缔造不同文化,石器、铜器、铁器。为何采取泛文化观念阐述佛教出现的历史背景。 一 佛陀时代印度的泛文化背景 种族迁移与文明演变 雅利安文化特性与种姓制度 非正统宗教文化演变
更多